脖子哥知道大家喜歡看外國人評中國車,這不,兄弟們喜歡看的又來了。
最近呢,德國的“汽車之家” ADAC(全德汽車俱樂部)匯總了一下近年來他們對中國新能源車的測評。
脖子哥看了一眼,發現他們對比亞迪啊蔚來啊這些車的評價都還不錯,打分甚至比特斯拉還高。
你可別小瞧這個ADAC,他們不僅是“歐洲最大汽車俱樂部”,他們有自己的碰撞測試、出行服務、道路救援、保險金融等業務。相當于中保研+某車帝+救援機構...
德國不少留子應該見過他們家的直升機。
而他們的歷史也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1903年,當時還叫德國摩托車駕駛者聯盟,1911年改為全德汽車俱樂部,還獲得了普魯士皇室的支持,允許ADAC將普魯士鷹作為標志。
如果有買過兒童座椅的兄弟們可能知道,有些產品會標榜有“ADAC認證”。為啥?就因為他們的測試標準比歐標還嚴格一些,就比如歐標測試是在50km/h下的正面碰撞,ADAC就是64km/h,還加了個側面碰撞。
其實啊,十多年前ADAC就測過國產車,而當時中國車的表現是這樣的...
A柱直接折斷,安全氣囊完美避開駕駛員頭部,車門嚴重變形,工程師撬了老半天才打開車門...好在后面的“小朋友”坐在安全座椅里,成功存活...
眼尖的朋友已經認出來了,這就是華晨的中華尊馳...
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拿著E-NCAP 5星成績的中國車們又殺回來啦。看看這次,ADAC是如何評價的吧。注意哈,這里是數字越小評價越高。
大多數中國車,比如蔚來、比亞迪、名爵等都是“gut”(good)。
我們挨個看哈。
首先是比亞迪的Atto 3(元 Plus)。ADAC覺得這款車動力不錯,設計好看,空間也還行,能耗19.7度每百公里。就是快充效率也不快和操控精細度有待提高,懸掛較軟側傾明顯,轉向精準度也一般,雨天加速容易打滑...
不兒,這對一款家用車也太苛刻了吧...等等,它在德國37990歐(約31萬人民幣)起售?那我覺得這個點評情有可原。該車最終得分2.1分。
而起售價32990歐(27萬人民幣)的海豚拿到了2.3分,ADAC對它的評價跟元基本一致,車內的實體按鍵他們挺喜歡的,就是希望能多加點。
接下來是兩款重磅級產品,Seal和Seal U,對應的是國內的海豹和宋PLUS EV。
ADAC對海豹的評價很高,稱其為Tesla-Jäger(特斯拉獵手)。懸架調校比特斯拉舒適,兼顧運動和家用,轉向反饋適中。整車抓地力也很足,即使在雨天彈射起步也不會失控。內部空間寬敞,內飾用料好且工藝精良。隔音效果也很不錯。
至于缺點,ADAC認為它的電耗有點高,每百公里21度電,再就是車機難用...最終得分2.0分。
(與此同時Model 3得分2.1)
跟上面的海豹不同,ADAC對宋PLUS EV評價中等,41900歐(34.8萬人民幣)起售,標配就有電動座椅、全景天窗等,內飾被夸有“高級感”,但操控方面轉向不足、側傾明顯。
最終得分2.3分。不過ADAC認為其整車6年15萬公里的質保值得考慮。
接下來是咱正米字旗血統的MG 4,售價42640歐(35萬人民幣)起。ADAC認為MG 4外觀具有攻擊性,再就是敏銳的底盤調校與精準的剎車系統提供了令人信賴的駕駛體驗。
內部空間方面,ADAC認為前排空間也尚可,后排也可以讓一米八的大漢舒適坐下...脖子哥只能說,你們德國人真能忍啊。
缺點方面,舒適性方面略顯不足,胎側偏低、懸掛偏硬,對駕駛舒適性造成一定影響。再就是空調不太精準,要么過冷要么過熱...最終得分2.2分
嘿嘿,接下來就是脖子哥我的ET5T登場了,這車可是這一眾中國車里評分最好的了。
ET5T在德國的買斷價格為59500歐(49.5萬人民幣),ADAC對它外觀非常滿意,柔和流暢的圓潤曲面配合狹長大燈和緊致尾部,說是有點像奧迪A7。
對于車內空間,ADAC的評價是“充滿品味、采用高品質材料、工藝精湛且帶有舒適氛圍的休息室”。嘿嘿俺也這么認為的。
駕駛感受方面,也可算是對了ADAC的口味,加速平順,踏板調校細膩,在避障表現中也穩定。就是舒適模式下方向輕盈但缺乏路感。
ADAC認為該車不足在于,沒有前備箱,儲物空間的不足,而內部后排空間也有點小。最后就是2024年,蔚來在德國僅有9座換電站,不太能滿足需求...最終得分1.9分。
還有一款就是剛上市不久的螢火蟲,雖然 ADAC 還沒有打分,但是評價極高,沒有不滿,眼里全是老歐人對crossover的喜愛,大贊外形設計、內部空間和駕駛感受,顏值即正義。
比螢火蟲稍大的Smart #1和Smart #3均獲得了1.9分。外觀流暢,底盤穩定操作體驗好,之前ESP未能在緊急避讓時精準介入,而導致轉向過度的問題也得到了修復。
最后是剛登陸歐洲不久的小鵬G6,ADAC認為其雖然外形平淡,但舒適配置很好,47600歐的起售價就有電動座椅、高保真音響等。
后排空間極為寬敞,2米大漢也能舒適就坐。
其動態表現穩健但不出眾,在避障測試里表現靈活穩定,但是懸架偏硬,ADAC還發現G6通過減速帶和粗糙路面時車身震動感明顯,內部伴有金屬鳴響和振動。
其轉向反饋比較輕巧,但是回力大,用咱們的話來說就是轉向賊,但開車費勁。最終獲得2.0分。
這圈看下來,脖子哥覺得ADAC這些評價都挺中肯的,既有嚴謹的數據測量,也有實際的體驗,比較貼近他們的使用場景。
只是德國人測出來的能耗都相當離譜啊,比如海豚能跑出19度,除了螢火蟲外,其他車基本都是十七八度往上的...
他們測試標注是WLTP工況+跑高速,最后得出計入充電損耗的實際能耗。額,你的這個高速不會是“不限速高速”吧...
不過從上面這些評價大伙也能看出來,德國人對于一輛好車的評價跟國內還是有點差別,說白了都是常年開車攢出來的實用主義偏好。
一是特較真操控,變道、超車得指哪打哪,過彎側傾得小才踏實,懸掛不能太硬但也不能太軟。
二是對濕滑路面的 “突然加速” 特別敏感,畢竟德國多雨多霧,路面常年潮乎乎的,雨天一腳電門下去不打滑、不跑偏,在他們眼里比啥花里胡哨的配置都重要,這其實就是對 “安全” 最實在的要求。
三是高速能耗,跑起來能耗掉得快不快、續航扛不扛造、充電快不快,也是電車好壞的標準。害,誰讓他們有不限速高速呢。。。
畢竟就連Model 3都被他們跑出了19.5的能耗...
最后就是對質保很關心。德國車自己的質保咱就不說了,主要是德國人怕中國車退市以后就沒保障了。所以大多數中國車企還是跟本地經銷商合作,以打消這方面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