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銷量逆勢上漲,聽起來是新能源滲透率與日俱增的現代汽車市場下不敢做的春秋大夢。但這個數據卻真實的出現在了一汽-大眾2025年上半年的銷量表單中:6月單月銷量87,048輛,同比增長12.5%;上半年累計銷售436,133輛,燃油車市占率提升0.7個百分點至7.6%。
如果把向來吃香的車型比作肉質鮮美、品質極高的羊群,那么一汽-大眾在告別“自由放牧”的黃金時代之后,正通過四重圍欄重構生態圈。只有更健康的聚攏方式、更有效的圈地規劃、更扎實的圍欄品質,才能在單位時間內更有效的讓車型成長、銷售、發散起來。
1、
眾所周知在壓縮車型研發周期和供應鏈價格之后,汽車質量問題頻出導致汽車后市場始終存在著難以消除的信任危機。對此,一汽-大眾直接砸出“雙終身質保”解決方案:2025年3月起,購買燃油SUV可享整車+原廠配件終身保障,覆蓋發動機等十大核心系統。配合“匠·心服務”15項標準化權益和客戶關愛基金,企業將傳統“維修黑洞”轉化為用戶資產增值工具。正如牧民加固圍欄防狼群,質保升級本質是阻斷用戶流失風險。
2、
面對Z世代崛起,2025年5月的組織變革堪稱“牧場數字化改造”。一汽-大眾拆掉傳統部門墻,構建前臺作戰-中臺調度-后臺支撐三級體系,核心突破在兩點:
1.雙鏈路放牧:電話+企業微信雙通道觸達,智能工牌實時標記“羊群位置”,也就是(客戶畫像)。
2.智能分欄:市場部按客戶旅程分設流量池→線索池→孵化池→潛客池,實現種草到成交閉環。
這套系統讓區域銷售能直接調動資源——如同牧民通過電子圍欄精準投喂,徹底告別“廣撒網”時代。
3、
當友商要么沉迷4S店的傳統“豪華牧場”,要么一頭扎進直營的全新“虛擬草原”時,一汽-大眾則選擇輕量化擴張:廠店分離+車間共享模式降低建店成本,配合衛星店、社區觸點形成網格化布局。
效果立竿見影:地級市覆蓋率90%,五線城市觸達率74%,這些數據是目前合資品牌第一;新店36天極速開業,“百店千家”計劃推動渠道總量突破1000家。
這種做法好比像在荒漠中鋪設滴灌系統——不追求單點水量,而要全域滲透。能夠長草的地方,就應該是一汽-大眾的牧區,不去否定任何一種發展的可能性,堅持把草場鋪到最后一公里。
4、
實際上,作為C端或者媒體端,如果不去從銷量倒推是很難察覺到一汽-大眾在“新生態圈”規劃上做的各項細節改進的。但作為B端而言,“新生態圈”規劃地再完整,其落地前提也必須且只能是車型矩陣——也就是“羊”是肥美的、有市場的。
但即便如此,依然不能忽視的是,整個市場環境,新能源滲透率依舊在攀升,一汽-大眾的“新生態圈”再好、“羊”再美味,也不能放棄新市場對新品種的需求。所以一汽-大眾堅持著油電混共進、油電混全智戰略:既將現有燃油車智能化,比如探岳L搭載“三步走智駕路線”、ID. AURA概念車實現AI座艙融合,又將從2026年起投放10款定制車型,覆蓋純電/插混/增程/燃油全賽道。
這種布局最終劃分了牧場的功能區——保留肥沃的燃油草原,同時開墾電驅試驗田。
最后,從速騰44.4%細分市占率、邁騰家族23.8%增速、探岳家族38.8%爆發增長上來看,它們印證了體系化“精養”的價值。當行業陷入“盲牧”的粗放競爭時,一汽-大眾用四重圍欄構建了增長飛輪:服務防流失、營銷提效率、渠道擴覆蓋、戰略保續航。
畢竟吃到肉的人不了解,但唯獨牧民深知——羊群膨脹并非單純依靠品種本身或是野蠻生長的草場,而在于有限圍欄內的無限精細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