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身尺寸足夠大的前提下,SUV也上了六座或七座,為何不采用側滑門呢?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相信有不少汽車愛好者也糾結過車門的類型,現在的SUV基本都用平開門,只有Model X或者這種特殊的車型采用鷗翼門;側滑門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現在用側滑門的車型依然是MPV和MINIBUS(面包車)。可是側滑門有更大的開口,上下車更方便;并且側面占用的空間很小,也便于在狹窄的停車位里停放,可以說實用性一定是超過平開門的。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讓SUV不用它呢?
原因有三點:
- 車型用途
- 成本因素
- 視覺效果
MPV雖然是多用途車(Multi-Purpose vehicle)但主要以載人為主,車輛也主要是在鋪裝道路上行駛;由于其車身高大,重心高、質心高,所以鋪裝道路的操控極限低,同時也不適合越野,那么功能性的設計上就要偏向提高用車體驗,側滑門也就很適合這種車型去使用。
反之,sport utility vehicle-SUV是運動型多用途車,原型車其實就是越野車,只不過不再用非承載式車身;但是四驅車型依然有一定的輕越野能力,用戶也敢于將車輛開到戶外。那么這就要考慮到車門結構的可靠性,也要考慮到車身變形量和車門的關系;側滑門的結構遠比平開門復雜,其需要有導軌、導輪、控制器等等,如果頻繁在非鋪裝道路行駛的話,側滑門的故障率會明顯高出一截。
而平開門沒有什么結構,只不過是車門加上鉸鏈而已,故障率當然會更低。
且由于側滑門的尺寸普遍偏大,重量也比較大,往往需要上下兩道導軌固定;可是汽車在越野時會有較大的變形量,這就更容易造成車門總成的故障。
第二個因素是關鍵因素,那就是成本的差異;側滑門的制造成本可以比平開門高40%左右,維修成本也要高出許多,那么在沒有剛需的前提下,用側滑門顯然是不理智的。而不論從車型的功能和適用場景,還是審美角度來看,側滑門都不是SUV車型的剛需。
MPV的側滑門尺寸大,看起來視覺效果很高,整體感很強。
SUV的后門尺寸偏小且造型比較多樣化,是平開之后的視覺效果略顯怪異,甚至會凸顯出車身線條的不協調;重點是許多SUV的C柱到D柱的尺寸很短,車門向后平移則有可能伸到車尾之外,有概率碰撞到其他車輛,這也是不宜采用側滑門的原因之一。參考下圖,這是豐田世紀SUV,該車提供后門側滑門的選裝。
下圖為側滑門開啟狀態,差異顯而易見。
總結:
側滑門不適合SUV,其適合的車型需要有相對規整的車身線條,以及不會面對復雜路況的車型;具備這種特性的車型只有MPV和MINIBUS,以及部分中、大型客車。SUV只適合平開門,轎車也不例外。至于特殊的“剪刀門”或“鷗翼門”實際都不是理想之選,只不過有一些特殊車型會以特殊的車門設計凸顯產品特殊性而已。
平開門永遠是乘用車的主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