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也有兩種模型和人格”“如何用GTP-40做表情包?”“要像老板一樣和你的AI個人小助理溝通”“如何用AI生成畢業紀念動漫視頻”“即使不懂音樂也能用AI創作歌曲”……
6月13日上午,第二期“湖北文藝創新講堂”在湖北省文聯開講,主題是“人工智能技術在文藝領域的應用與實踐”。這是繼第一期“圍繞AIGC技術應用”講座之后,湖北文藝界人士再次集結擁抱新領域、學習新技術,旨在將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應用到文藝和文聯工作中去。
主講人饒鑒是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數字藝術產業學院院長,同時擔任教授、博導。他不僅是湖北省優秀青年社科人才、湖北省楚天名師,還身兼全國工藝美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庫專家等多項重要職務,在學術界和藝術界都享有較高聲譽。
作為國家一流專業負責人、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負責人,饒教授承擔了三百余項數字藝術、文化創意、文旅運營等項目,主持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研究40余項。其設計作品《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榮獲第33屆全國最佳郵票獎。他帶領的智能藝術研究團隊以人工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為技術基點,在智能語音、智能語意、智能視覺和深度學習演化算法技術等方面持續深入研究,申請發明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3項,為突破文化、藝術和技術之間的壁壘作出了重要貢獻。
講座現場,饒鑒帶來了一場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知識大餐。他介紹了人工智能藝術跨學科團隊實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藝術發展進程與底層邏輯、工具應用等,結合其豐富的學術研究和實踐經驗,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文藝創作和展示領域的應用實踐。內容涵蓋廣泛、干貨滿滿,為文藝工作者展現了人工智能與文藝融合的無限可能。